English

中国书情2000年的回忆

2000-12-27 来源: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网 韩 峰 我有话说

2000年冬天没带给人们多少寒意,岁末的中国书业也如同这天气,不但没有萧瑟凋敝,偶尔还涌起几股春潮,让业内人士真切地感受到春天非但不远,而且触手可及。在暖融融喜洋洋的10至12月里,中国书业洋溢着人气,升腾起书气。

《哈里·波特》

J.K.罗琳笔下的小巫师自7月登陆欧美以来,在全球出版界掀起了一场完美风暴,迄今已创下销售逾6,000万本的历史纪录。中译本10月6日在国内上市,首印的20万册已基本告罄。《哈里·波特》的成功给了国内出版界诸多启示。

《生命的留言——死亡日记》

这本书本应该归入网络文学类的,但多了作者“生命绝唱”的特殊意味,再加上各媒体的大力炒作,这本书受到广泛关注并由华艺出版社以超常规速度出版且一度热销就不足为奇了。陆幼青坦然超脱的生活态度值得我们敬佩,他能在人生谢幕前一个月亲眼看到自己的死亡感悟变成铅字出版,肯定欣慰不已。

《雨衣》

南京书市上,痞子蔡面前等待签名售书的队伍明显长于其他作家,读者绝大部分已经从网上读过他的作品,排队等候主要是为了看看痞子蔡长什么样。由此看来,人气号召力是产生畅销书的不二法门。“痞子蔡”已成为超越其作品本身的品牌,他的第二部力作《雨衣》首版5万册3天内销售一空便很能说明道理。名牌战略不仅仅适用于白酒和保暖内衣,图书何尝不是如此。

《暗淡蓝点:展望人类的太空家园》

科普图书在2000年度特别火爆,这与首届“十大科普好书”的评选不无关系。《暗淡蓝点》一书即在十大之列,作者是世界级科普大师卡尔·萨根,译者是我国著名天文学家叶式辉,重量级的著译阵容理所当然地引起了科普图书业内人士的青睐,被国内书业媒体誉为“科普经典”。

《世纪之痛》

爱滋病已经是一个公开的秘密,而一个爱滋病患者的生活则使图书具备了号召力。这可以理解为对个体生存状态的关注,也可以理解为打探他人隐私的猎奇。这样的题材最近还有一位出租车司机戒毒经历的《我的27岁与白色恶魔》以及有关三陪女生活的纪实作品。它们都以震撼人心的真实的力量打动了读者,也打开了市场。

《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美国人的反思》

很多人以为这是一本时令性的应景书,它的推出并没有引起人们太多的关注。但这本书从另外的角度使国人重新审视那场50年前的战争,作者是美国专业的陆军战史学家,书中不乏鞭辟入理的见解和发人深省的启迪,它以其独特的魅力继续在排行榜上占据一席之地。

《简朴生活读本》

这本书在其封底标为“颠覆生活的经典之作”,“这是一本关于快乐的书,你读它的时候可能会感到绝望,但随后,你可能会干出些了不起的事情。”这种书相当于现代的陶渊明版本,在现代社会有相当一部分读者需要这种书来慰藉自己的精神家园,久居闹市的现代人内心深处的失落与恐慌正是这种书常销不衰的支撑点。

《中华成语千句文》

定位为新编开蒙读物,以成语描述中华民族的文明史,气势恢宏,别具一格。被专家认为会成为新时代的《三字经》。金庸做东专门为此书稿召开研讨会,大打文化牌,在“让民族文化世俗化、个性化、平民化”上大做文章。虽然这本读物尚未最后定稿,却已在读书界和文化界引起较大反响。如果动作得当,应该有不逊于《中国读本》的业绩。

《一只绣花鞋》

这本绣花鞋的故事,被认为是当代恐怖小说的先驱,在“文革”期间曾经以手抄本的形式流传,影响了一代人。但在读者阅读兴趣“月新日异”,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只是把手抄本结集成本书只能满足部分读者一时的猎奇心理,毕竟摆脱不了昙花一现的命运。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